当谈论到“译”这个字时,你们是否曾思考过它背后的深层含义?或许你们会说,“译”不就是翻译的意思吗?但实际上,这个字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2024416号,来自福州大学的阮诗芸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走进了“为翻译正名:从钱锺书训‘译’说起”的世界,探寻“译”字的本源。

阮诗芸老师首先为我们揭示了讲座的主题和目的,并带领我们回顾了钱锺书先生对“译”字的独到见解。通过深入研究《说文解字》、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等古籍,老师为我们展现了“译”字在古代文献中的多重面貌和丰富内涵。

其次,阮老师详细解读了“译”的本义及其与“驿”的渊源。她指出,“译”最初的含义与驿站有关,是指传递信息、转达意愿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限于口头语言,还包括书面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译”的含义逐渐扩展到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历史传统。

此外,阮老师还对“翻”的词义进行了深入剖析。她通过对比“番”“播”“般”等字的含义和用法,揭示了“翻”的旋转、翻转的语义特点。同时,她还追溯了“翻译”“繙绎”等词语的历史演变过程,展示了翻译活动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讲座的结尾部分,阮老师总结了“译”字所指代的活动范围的扩大和深化。她指出,中国古代翻译活动从最初的口头传言逐渐转向了对书面材料的深入解读和阐释。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翻译的质量和水平,也推动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本次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对翻译的本质和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激发了同学们对翻译研究的兴趣和热情。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外语学子们加入到翻译研究的行列中来,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